常用貼藥膏有哪些?
西藥類:酮洛芬凝膠貼膏、洛索洛芬凝膠貼膏、氟比洛芬凝膠貼膏、利多卡因凝膠貼膏、吲哚美辛巴布膏、吡羅昔康貼片等。
中成藥類:狗皮膏、活血止痛膏、骨通貼膏、代溫灸膏、復方南星止痛膏、跌打鎮痛膏、通絡祛痛膏、止痛消腫膏等。
大部分藥膏都是貼于無破損皮膚的患處(痛點),個別藥膏按穴位貼,比如代溫灸膏:根據病癥,按穴位貼一張。
什么時候貼?怎么貼?
1. 急性跌打損傷時受損的組織會出現充血、腫脹,如果此時貼上藥膏,藥物的活血作用會加速局部血液循環,使損傷部位的組織充血、腫脹、疼痛加重。
正確的處理方法是:
急性跌打損傷24小時內,在皮膚無破損的情況下,立即冷敷(每次15~20分鐘,間隔2小時)或用流動冷水沖洗(10~15分鐘)患處,使血管收縮,這樣做可以減輕局部的腫脹和疼痛,24小時后再貼藥膏。
2. 如果是非急性外傷,可以即貼,比如:慢性扭挫傷、慢性腰腿痛、風濕關節痛、肌肉痛、肩周炎等 。
貼膏藥前先剃凈貼敷處的汗毛,這樣可以避免因汗毛過多造成的粘貼不牢和撕揭時的疼痛,然后用熱毛巾或生姜片將患處或穴位處的皮膚擦凈、拭干,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,最后再貼。
應該貼多久?多久更換?
一般膏藥貼敷的時長以6~12小時為宜,因為在這段時間里皮膚已經將膏藥的有效成分吸收完了,如果延時不撕掉,將會加重皮膚的負擔,妨礙毛孔的通透,阻滯汗液排出,甚至會引起局部皮炎等。如果藥品說明書有明確貼敷時長的即參照藥品說明書(比如復方南星止痛膏,貼敷時長為24小時)。
一般膏藥的使用頻次為一天1~2次,更換膏藥貼一般應間隔4~6個小時,以便讓皮膚充分恢復。藥品說明書有明確規定的,參照說明書,比如:復方南星止痛膏是要求相隔24小時。
注意事項
1. 凡是含有生天南星、生半夏、生川烏、生草烏、馬錢子等有毒成分,或者含有麝香、乳香、紅花、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藥,孕婦禁用。
2. 貼膏藥后,如果局部皮膚出現丘疹、水皰,或者自覺瘙癢劇烈,說明對此膏藥過敏,應立即停止貼敷,必要時口服抗過敏藥物,局部外涂抗過敏軟膏,癥狀嚴重時要及時就醫。
3. 皮膚表面如有破損、潰爛時,不能貼,貼了易引起感染。
4. 如果貼過膏藥的皮膚上有紅腫起泡,盡量不要將水泡弄破,讓其自愈。
5. 酮洛芬凝膠貼膏可能會致光敏反應,因此在使用本品時應使用衣物或其他方式遮住患處。
6. 吲哚美辛巴布膏禁用于15歲以下兒童 ,連續使用不能超過2周。
|